做好安全服务四则运算筑牢营商环境安全底线

发布日期:2022-06-01 16:35来源: 市应急管理局(市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淮南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大庆

 

当前,淮南市正处于背水一战、重振雄风的关键阶段期,发展优势集聚、战略政策叠加的重要机遇期。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认真贯彻省、市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狠下功夫,为坚决扭转被动落后局面,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贡献出应急力量。

一、作风建设做加法,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

清醒认识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提高标准找差距,放大坐标查不足,有的放矢补短板,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推动形成比服务、讲奉献、重实干的浓厚氛围。

一是对标对表。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结合应急管理实际,制定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10条措施,全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担当作为的应急管理队伍,推动真正把群众和企业当家人,把群众和企业的事当家事,办好让群众有感的事情,提供让企业满意的服务。

二是提升能力。定期举办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邀请专家学者就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政许可事项交流互动、深入研讨,充分调动应急管理系统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性。制定实施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生产分类分级执法工作方案,实现一家企业对应一个层级执法主体,切实减轻企业迎检负担。

三是纪律严明。把握“亲”“清”有度的界线,筑牢修身正己的防线,坚持按法规政策办事、按程序流程办事、按法律主旨精神创新担当办事,坦荡真诚同企业接触交往,积极主动、依法依规解决企业合理诉求。

二、行政审批做减法,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清醒认识行政审批是企业最关心、最关键、最要紧的事项,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真正当好企业的服务员。2022年一季度,市应急管理局窗口共完成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071件,无一例投诉,群众满意度100%。

一是“一网通办”。全面梳理应急管理系统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按照“减无可减、压无可压”原则,压减一切不必要的审批,让市场主体办事更方便。坚持“一个窗口进出、一站式审批”,对权责清单所列事项按照“应进必进”原则,76项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全部使用市级统一的政务运行管理系统(智慧淮南)办理,实现“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目标,切实做到便民、惠民、利民。

二是“全程网办”。持续优化受理、审核、办结等流程,简化“一切来回跑”的手续。针对群众关心的特殊工种操作证办理等事项,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邮政公司沟通协调,创新领取方式,大力推行证照邮寄,将“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提升至“一次不要跑”,实现不见面审批,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精简快办”。精减行政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压缩时限、简化流程。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备案等申请材料,由法定6项资料精简为1项。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变更法人、变更企业名称等事项审批时限,由承诺件调整为即办件,由10个工作日调整为1个工作日,受理即办结,切实提高审批效率。

四是“特事特办”。积极主动作为,打掉“一切不合理”的门槛,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安全评价与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先后顺序等困扰企业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借助并联审批、同步开展工作等方式,圆满解决问题。积极协调有关煤炭生产企业与安徽唐兴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进行洽谈合作,对安徽新集矿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事项现场指导帮扶。

三、回应关切做乘法,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清醒认识为群众办实事,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一是真心真情。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做到多听多看多了解,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帮助解决。聚焦12345市长热线咨询较为集中的办证、培训、网上服务等事项,主动上门对接企业和群众,积极回应关切,推动问题快速有效解决。2021年,共受理热线咨询116件,答复116件,群众满意率100%。持续开展专家指导服务,针对性帮助企业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案,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2021年,邀请专家上门指导服务75人次,走访企业100家次,帮助企业排查各类安全隐患582处。

二是求真抓实。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真正把工作成效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上。畅通安全生产隐患举报渠道,开通“7*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精准对接群众反映问题。与消防、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多方联动,认真核查处理每一件安全生产隐患举报,督促责任主体加大整改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形成解决一起举报,教育一批企业、完善一项措施、堵塞一类漏洞的工作机制。2022年一季度,共核查处理群众举报200件,切实消除一大批人民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

三是解困纾难。有力有序做好冬春救助工作,明确救助范围和对象、标准及程序,优先考虑倒房重建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受灾社会救助对象等特殊人群,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真正让群众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2021年,全市冬春救助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群众手中,共计发放资金2364万元,救助群众82006人。

四、安全隐患做除法,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清醒认识安全稳定是城市良好营商环境的前提和重要标志,更是坚定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定心丸”。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各类自然灾害妥善应对,真正让企业安心、让群众安居。

一是守牢安全生产基本盘。深化“1+11+N”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全市共开展督导检查11693次,检查单位22874家次,发现问题和隐患30933处,行政处罚4781起,罚款1962余万元,警示约谈1785家,责令停产78家,联合惩戒23家,切实将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成灾之前,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优势,切实衔接好“防”与“救”责任链条。扎实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填报数据总量17059条,其中承灾体2009条,减灾能力9266条,历史灾害数据5784条,数据总量增加14031条,推动形成分类型、分区域的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

三是推进应急管理建设。修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导完善各类应急预案5526个,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加快建成1000m3市智能化应急指挥中心和“6+N”重点领域“三大系统”,互联互通监测数据,真正做到预警预报精准、指挥决策精准、应急救援精准。优化整合全市应急救援队伍57支,将8300名民兵纳入全市应急队伍体系,确保遇有突发事件,及时高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转型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灾害风险应对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良好营商环境筑牢安全底线,为淮南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