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区“人防+技防+物防”筑牢森林防火墙

发布日期:2025-11-20 15:03来源: 市应急管理局(市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近年来,淮南市八公山区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紧盯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环节与瓶颈问题,深度融合“人防”与“技防”,强化针对性举措,全力夯实“防”的基础、增强“减”的效果、提升“救”的能力,确保全区森林防火形势持续安全稳定。

一是健全指挥责任体系,筑牢“人防”根基。全面落实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构建起纵向贯通区、镇、村、护林员,横向覆盖各相关部门的立体化责任网络,将防火责任具体压实到每一个山头、地块和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严密责任网络。完善建立“叫应人”机制,强化应急响应。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护林员四级“叫应人”53人,确保火情信息畅通、指令响应迅速、处置及时高效,切实贯彻“打早、打小、打了”原则。

二是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强化“技防”支撑。区应急指挥部部署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视频汇聚系统和安徽省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等,为应对森林防火等灾害事故科学研判和指挥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撑。依托“智慧林场”、森林防火高点监测项目构建智慧预警网络,实现热成像监测、烟雾监测,与地面护林员、网格员巡查相结合,构建“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确保火险预警和信息能够第一时间传达到每一个“神经末梢”。

三是夯实基层应急基础,提升末端装备“物防”处置能力。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不断强化基层应急力量和基础建设,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安排基层防灾能力提升项目资金126.5万元采购消防摩托车中小型水罐消防车、消防摩托车、风力灭火机等防火装备配发给各镇、街道和林场、景区等防火重点单位,并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重点提升初期火情扑救、处置,确保一旦发现火情,能够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增强“减”的效果,守住人员安全底线,提升“救”的能力。

下一步,八公山区将持续强化森林防火预警指挥、人员装备、宣传教育和应急准备四轮驱动,继续抓实抓细森林防火各项工作措施,牢牢掌握森林防火主动权,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坚决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