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实录)2025年淮南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刚刚过去的6月,是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今天我们邀请到淮南市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李云、政策法规科三级主任科员李方伟,请他们介绍今年我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请李总工程师作介绍。
李云: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淮南市应急管理局,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刚过去的6月份,是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我市紧紧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活动主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活动走深走实
为做好今年安全生产月工作,市安委办提早谋划,5月21日,市安委办、市应急管理局印发了《淮南市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对“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了系统安排。5月29日,市安委办组织有关安委会成员单位参加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会后,召开我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市领导就淮南市“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进行了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迅速掀起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热潮。
二是坚持理论武装,筑牢安全思想根基
全市各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委(党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题学习研讨800余场,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市县两级安委办组织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和专家深入企业开展宣讲和帮扶活动,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面向员工开展安全宣讲,覆盖企业员工2万余人次。市安委办聚焦堵塞“生命通道”,违规设置防盗窗、广告牌,违规装修装饰,违规动火作业,违规敷设电气线路,违规使用燃气、醇基燃料等“六类突出风险”,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区(园区)应急、消防及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安派出所、市场监管所负责人及具体从事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人员共计2300余人进行业务培训。围绕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征文比赛,共收到社会各界来稿60余篇,在“淮南市应急管理局”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公开投票,组织评委结合投票结果综合评比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组织奖9名。通过主题征文活动让安全理念、安全文化真正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共筑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是深化隐患排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严格落实《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行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的通知》要求,鼓励企业员工及时报告事故隐患,推动事故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截至目前,市应急管理局已通报煤矿、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案例13期。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培训;组织参加“安全隐患随手拍”新媒体作品征集、测测你的“安全力”应急科普趣学、“查找身边隐患,分享安全笔记”小红书安全训练营、“安全隐患我查找”网络知识答题等活动。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市各单位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培训361场、培训8618人次;开展“应急有我,安全同行”志愿服务宣传活动48场、受教育职工2411人次;征集上报“安全隐患随手拍”新媒体作品119个;参加测测你的“安全力”应急科普趣学4564人次;参加“查找身边隐患,分享安全笔记”小红书安全训练营22285人次;参加“安全隐患我查找”网络知识答题28935人次。市教体、公安、交通、应急、市场监管、市红十字会、消防等单位在山南第七小学开展“以练筑防,安全护航”校车安全应急演练,提升校车驾驶员、随车照管员及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市安委办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200场,参与人员7000余人次,共同维护好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平稳态势。
四是创新宣传形式,咨询日活动精彩纷呈
6月16日上午,市安委办组织30余家市直部门和重点企业,在吾悦广场集中开展“6·16”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活动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监管执法等重点工作,科普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提供安全宣传咨询服务,现场发放宣传单12000余份。除宣传展位和视频展播外,活动还设有应急装备展,展示消防救援、社会救援、无人机、智能探测、机器人、VR等装备设备,以科技赋能安全隐患排查,增强了群众的现场体验感。同时设有科普讲解有奖问答等互动环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提升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度。各县区(园区)分别在辖区设置宣传点,同步开展集中宣传咨询活动。
五是深化“五进”工作,夯实基层安全基础
落实《淮南市推进应急科普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进企业:6月5日,应急部门开展安全生产“五进”宣讲活动,走进培训机构、走进培训课堂,开展安全知识有奖答题,在互动答题中向参加培训的140余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宣讲安全防范知识,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进农村:6月3日下午,交警部门借助“送戏下乡”活动,在刘岗镇双枣村开展了“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将交通安全知识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进社区:安全宣传志愿者走进辖区乡镇街道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单页等宣传物品,吸引了周围群众驻足观看,并向过往群众讲解夏季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火灾逃生自救方法、预防暑期儿童防溺水知识、道路交通安全等内容。进学校:6月20日下午,市应急管理局、市教育体育局、市消防救援局、市红十字会、安徽理工大学联合赴淮南市洞山中学开展淮南市“安全生产月——进校园”活动,吸引了近200名师生热情参与,通过学生围坐话安全、救援公开课、知识大比拼等活动,寓教于乐、学练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进家庭:各乡镇组织辖区社区网格员、安全员深入小区住户,走进居民家中,宣传与家庭安全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增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印制了高层建筑火灾逃生、防灾减灾、用电用气等各类安全宣传手册,在群众、家庭中广泛发放,累计覆盖家庭住户50000余户。
安全生产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我们将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化安全知识宣贯,提升全民安全素质,让安全生产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也希望社会各界对应急管理工作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支持、监督、指导,共同筑牢人民安全防线。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时先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
安徽法治报记者:
请问,我市在强化安全监管方面有没有新的举措?
李方伟:
2025年4月7日,市安委办与市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领域“府检联动”机制的意见》,构建“行政监管+检察监督”协同体系,助力全市安全生产。
《意见》明确煤矿、消防、燃气等9大重点领域安全任务,压实应急、住建、消防、交通、文旅等20余家部门协同监管职责,针对交通领域“三超一疲劳”、燃气市场生产销售伪劣燃气具行为等突出问题,实施行刑双向衔接、公益诉讼检察等多项监管措施。创新建立7项协作机制,包括每半年一次联席会议、3日内案件线索移送、公益诉讼检察建议闭环管理等,推动隐患排查整改与法律监督无缝对接。
机制建立以来,应急、消防、文旅等部门移送检察机关11件安全生产领域典型问题线索。立案12家有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12份,对安全生产领域行政机关不作为、慢作为等情况形成有力震慑。
通过“府检联动”,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实现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全链条有效治理,提升重点行业领域行刑衔接效率,为“五大攻坚行动”和“七个强市”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主持人:
好的,请继续提问。
今晚800记者:
进入夏季以来,我市强对流、强降雨天气多发,请问在避险避灾领域有没有好的经验做法?
李方伟:
2025年6月25日,我市应急处置案例受到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应急管理部的通报指出:这是典型的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风险苗头初现即 “捕捉”,乡村处置闻令即“清零”的成功避险避灾案例。
典型做法:6月14日,龙泉街道信苑社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谢霜霜利用无人机对辖区60栋居民楼开展高空排查,发现部分楼顶太阳能热水器发生支架移位,极易引发高空坠物风险。谢霜霜迅速联合物业设置警戒线、引导居民绕行,同时上报街道办。16时,街道副主任杜金山带队赶赴现场处置,按照“分级整改、先急后缓”原则,优先加固迎风面、边缘墙等高危区域设备,抢在强风来临前消除11处安全隐患,随后对全部太阳能热水器支架进行除锈、增设防风和加固装置,消除隐患23处,实现“预警-排查-处置”闭环管理。因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主持人:
感谢发言人的发布。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